股票代码
002311
EN

水产种苗业未来要走向联合——对话海大集团副总裁江谢武

浏览量: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

《水产前沿》(以下简称FAM):“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央一号文件重在农业科技;2012年2月初,陈锡文等中央领导视察百容。中国水产种苗业至今几乎没有大公司,您很早前就曾从事过水产种苗业,您如何看待中国水产种苗业的未来?

江谢武:一、中央一号文件里面有一句话提得很好——“科技兴农,良种先行”,要求企业和院校产学研相结合,做好种苗的育繁推广工作。

纵观我国农业物种的发展史,不管是种植业还是畜禽业,种苗行业的技术水平都比水产高。像畜禽,不仅长得快,还可以实现按照要求特定部位长肥肉、瘦肉,也可以多产仔;种植业比如西瓜,有长得快的,也有有籽无籽等,都与物种的改良密切相关。

现在我们水产种苗育种水平还比较落后,还停留在满足市场基本需求方面,基本处于追求量和生长速度阶段。养殖成本还是很高,大部分消费者还吃不起,我们种苗对养殖的贡献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未来客户的需求一定会多元化,我们水产种苗不仅要满足量的需求和生长的需求,随着气候和水质环境的变化,单一品种的重复放养,疫病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水产种苗也要满足抗病抗逆性的需求。

二、中国水产种苗业的未来会是走高科技、专业化、规模化道路,但我更希望看到是走联合道路。

种苗行业属于典型的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行业,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大量的研发技术和资金投入,因为关系到国计民生问题,所以也需要政府的支持。目前市场主要份额都被家庭作坊式小场占据,他们没有太多的人才、技术研发投入,在养殖条件越来越苛刻的情况下,难以持续满足养户的需求。

目前我们水产种苗业和生产制造业差异大,小规模、分散、区域跨度大、软硬件设施不全是整个行业的现状,而种苗行业高技术的特点使得家庭作坊式的种苗企业生存将会更加困难。因为大企业虽然有资本的优势,但高端的技术人才没有院校多,也因为适合建苗场的地方越来越少,而且重复投资对国家都是浪费。

所以我认为企业不仅需要与院校联合,也需要与小苗场联合,最好企业与企业也能联合,发挥资源的最大化,利国利民。

FAM:中国水科院、一些地方水产研究机构、水产相关专业的大学都有一些科研工作者在长年研究水产种苗,国家也有很多原良种场。海兴农的研究与生产体系,将来如何与这些机构共处?

江谢武: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发展种业要产学研相结合,而且是以企业为主导、院校协助,我认为提得很好,因为企业更多是以市场为导向,要求实用和高效。

海兴农这几年已经与中大、珠江所、南海海洋所、南海水产研究所、华中农大、佛山大学和黄海水产所等院校有项目合作,未来还会更加紧密,因为他们的知识人才和设备总让我们“流口水”。(笑)

海兴农集团将加快自主研发

FAM:海兴农集团已于最近正式成立了,这意味着什么?

江谢武:意味着更加专业更加聚焦,也想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为团队提供更大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当然海兴农依然还很小,还在路上,永远需要国家需要行业特别是养户的支持,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帮养户赚更多的钱。

FAM:海兴农水产种苗去年的情况如何?2012年有何计划?

江谢武:2011年对海兴农集团来说是非常重要一年。

一、鱼苗和虾苗都过百亿尾大关。二、员工数量从2009年的200人突破到1000多人,研发队伍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40多人,博士6人。通过项目的运作模式,研发不断有新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对生产顺利进行帮助非常大,也有不少的核心技术沉淀。三、苗种场的布局也更加完善,这块将会成稀缺资源。

2012年我们的目标:

一、鱼苗实现以标粗为主,在稳定生产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尽量满足市场需求;虾苗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扩大规模,进一步改善苗种质量,提高养殖成功率。二、2012年选育和育苗的整个方法和流程在2011年的基础上,会重复验证,维持稳定性。一方面我们会与国外先进的育种机构链接,保持先进性,另一方面和国内的一些科研单位更加密切的合作,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

FAM:接下来的5年,您期待海兴农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江谢武:种苗行业是与生物打交道,从业人员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猫少”,如履薄冰。我期待行业对种苗能做到随心所欲,海兴农团队能轻轻松松,开开心心。

FAM:海兴农最终的使命是什么?

江谢武:持续帮养户赚更多的钱,国民吃到更多的安全绿色水产品。

虾塘适当改造未来值得推广

FAM:您对于目前波及整个对虾行业的虾病有何看法,有些什么建议?

江谢武:前几天我去马来西亚,心情很沉重,养虾业哀鸿遍野,泰国虾病多,小虾病虾走私冲击更让马来西亚养户雪上加霜,我们国内现在50头一斤还有30元,我希望养户的虾能快点长大卖个好价钱减少损失。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种养殖的高度集中,种植业和畜禽业疫病越来越严重是事实,水产业也一样,罗非鱼就是例子,对低等甲壳动物罗氏沼虾和南美白对虾更是如此,虾没有特定免疫能力也打不了疫苗,白虾比罗虾还好点,至少还可以生产出苗。面对此困境海大和行业都在努力,我坚信,凭中国人的智慧,相信最先得到解决的是在中国!

我建议我们首先要从育种开始,在气候稳定的季节和污染少弧菌少的区域投放侧重生长的品系,在不太合适的条件投放侧重抗逆性的品系,其次是用中山大学何老师的生物防控技术,虾塘科学套养鱼,再者是分析不同区域的特点,摸索适合该区域的养殖模式,有效地降低虾塘的氨氮、亚硝酸盐,稳定藻相菌相,最好年底能改放一造鱼。

FAM:您曾在《中国南美白对虾种苗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的报告中提到,种苗场培育3-5公分的大苗,对养殖生产会比较有利,能否详细说说?报告中还有一个拉斯维加斯沙漠中养虾的案例,在您看来,目前对中国对虾生产最具实用价值的技术还有哪些?

江谢武:2009年对刚入行的我就经受到寒潮造成虾苗积压的痛苦,当时就提出能否培育大苗,像做饲料一样做库存,后来,因不是工作的重点而放下。去年开始着手研究,现在已有好的技术结果,每方水体放1-1.5万苗,20-25天可到长4cm左右,运输一个小时成活率可超9成,而且这种苗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这个技术会尝试在市场逐步推广。

它的优点:一、对苗场来说防止寒潮和台风对苗造成积压的影响,减少损失。二、现在苗的发病期已从以前的40-45天提前到10-20天,对养户能有效渡过这危险期,也有更充裕时间来培水。三、对养户能缩短养殖时间,尽快出虾,一年可多出一造虾。四、对饲料厂来说,风险低些,资金回收快,也可卖更多的料。

国外工厂化养殖技术是可行的,但难在国内大规模推广,一般人投不起,我们地大物广也用不上,但半工厂化半循环水利用特别是虾塘适当改造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的,费用也不高,可大众投资。

产好苗,养好苗

FAM:您怎么看目前国内亲虾基本来自国外的现状?能否介绍一下海大目前在做的亲虾选育工作?选育的方向如何?预计什么时候会有一个结果出来?

江谢武:国外对虾的选育已经开展了十多年,OI和SIS投资都是以亿来算,英伟也因夏威夷的育种公司投资过大,发展受到极大影响,人家做得早做得好,我们用人家的何乐而不为,其实只要他们能持续保质供应,相比育种投入我们还是最划算的,但选育的结果是每年生长速度递增15%以上,长得快抗逆性下降也是自然,有得有失,对我们国内一方面要加快选育步伐,培育出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系。

另一方面要尽快到中南美洲引进野生种群来驯化,海兴农今年从印度引来的野生罗虾产的幼体感觉就是不一样,同样今年一定会引到中南美洲野生白虾,这是核心工作!到时行业都可以分享。

海大亲虾选育分两部分,一方面参股青岛海壬种业公司,希望通过黄海所的技术培育出种虾,海大能同步享受到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从2010年开始海兴农也利用百容公司在草鱼武昌鱼沉淀下来的育种技术开展亲虾选育工作,从建生物防疫体系和养好亲虾开始,前面更多是打基础,从去年开始已有自己的家系,并在不断的测试中,也体会到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的优缺点,选育的方向侧重于抗逆性,但选育是要有过程的需要时间,要做到可预测性,相信年底会逐步用上。未来我们还会用上进口种虾,但进口一代苗更多会选在合适的季节和环境投放市场。

FAM:您如何看待专业的虾苗场和有饲料背景的虾苗场之间的竞争?虾苗业未来的格局会是怎样的?

江谢武:以前我提过,饲料企业的竞争更多是养户与养户的竞争,企业应该追求养户、经销商、员工和企业构成的价值链价值最大化,养户和员工是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我很反感轻易谈竞争,虾苗场也一样,养户在,行业才在,企业也才能在,像罗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适者生存,适合高位池,半精养,土塘鱼虾混养的苗都会存在。

FAM:2012年,从您个人的角度讲,虾苗行业更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江谢武:一、关注种源,即关注国内外水产遗传育种的进展。二、关注要素:人才、研发、安全、环境在变化,种虾在变化,相应技术要与时俱进。三、更加关注市场,寻找差异性的关键因素。四、核心工作是围绕种苗质量和养殖模式来开展,一个是产好苗,另一个是养好苗。

海大集团副总裁江谢武